openai宫斗剧完结,谁是最大赢家? -尊龙凯时官方入口

微软的ai野望
在惊蛰研究所看来,经过这一次的宫斗事件,openai与微软的距离正在越来越近,并且从内部来看,微软与openai某种程度上已经具备“融合”的三大条件。
从开源到自有:一直以来,微软通过对openai公司的投资,来获得其对于“大模型”的领先需求,但毕竟openai的模型依然是开源的,微软更需要的是“自研、自有”。

作者|雨谷

全球瞩目的openai“宫斗剧”终于落下帷幕,这场持续近一周的科技界大戏,以山姆·奥特曼(sam altman,下简称奥特曼)的回归以及新董事会的成立暂时画上句号。

自上周五至今,不到7天的时间,这场ai界“权力的游戏”剧情变化之复杂,令人目不暇接,一度有人表示“这是不是chatgpt写的剧本?”然而现阶段的“大结局”仍有诸多疑点。

特别是openai发布的公告中,并未看到有关伊利亚·苏茨克沃(ilya sutskever,下简称伊利亚)的消息。作为舆论分析中诱发奥特曼发起此次宫变的始作俑者,伊利亚“反水”董事会的做法,直接让整个事件的走向发生了反转。而以奥特曼的回归以及成立新董事会的结果来看,openai未来的发展正越来越受到微软的影响。

微软一度将要“0元购”openai

回顾这个事件的发展可以看到,微软似乎一直处于被动,但微软也确实从中获益。北京时间21日早上一度曾有消息称,微软将为openai的770名员工每人提供1000万美元的签约金,合计约为77亿美元,但这也比直接收购openai要便宜的多——要知道今年十月,openai估值约为860亿美元。

特别是在微软聘请了当时被罢免的openai前首席执行官奥特曼和该初创公司的其他关键员工后,截至美国东部时间11月20日收盘,微软股价涨2.05%,相当于市值凭空增加了近300亿美元。和这部分增加的市值相比,77亿美元也不过是洒洒水。用半开玩笑的话来说,这相当于市场众筹给微软凑钱买了openai的所有员工了。

openai宫斗剧完结,谁是最大赢家?

当然,有分析师给出了微软股价上涨的原因:(收留奥特曼和布洛克曼)此举确保了“人工智能的黄金之子”将留在微软,帮助加深其在人工智能竞赛中的领先地位。因为该公司正在与alphabet旗下的谷歌竞争,争夺新兴行业的主导地位。

要知道,2014年谷歌花了6.25亿美元才收购了不足100人的英国人工智能公司deepmind,并让它一直作为一个独立部门运营。今年2月底,谷歌专注大语言模型的蓝移团队(blueshift)整体移入deepmind。到了4月,基于微软 openai带来的压力,谷歌将旗下的谷歌大脑(google brain)和deepmind彻底合二为一,组成了谷歌deepmind,以争夺在人工智能市场的领导地位。

而这一次,微软 openai差点要去掉那个“ ”。可能吗?当然可能。

微软的ai野望

在惊蛰研究所看来,经过这一次的宫斗事件,openai与微软的距离正在越来越近,并且从内部来看,微软与openai某种程度上已经具备“融合”的三大条件。

一是人心所向。在20日奥特曼和布洛克曼宣布加入微软后,openai约770名员工中超过750人联署了一封信——甚至连赶走奥特曼的伊利亚都签上了字(虽然这一操作让很多人都困惑),敦促董事会所有成员辞职并让奥特曼恢复职位,否则就集体跳槽去微软,并且这一数字随着时间还在不断增长。由此可见,奥特曼在把控员工人心上还是很有手段的。

openai宫斗剧完结,谁是最大赢家?

二是资源完备。据公开资料显示,自2019年起至2023年初,微软已经成为openai公司的最大外部投资者,累计向openai公司投资超过130亿美元。同时,作为微软新的人工智能操作系统azure,其在为openai模型、bing、github copilot和chatgpt等ai工作负载运行基于云的训练和推理——简单说就是,微软不仅给了钱,还给了openai公司提升大型语言模型能力的平台工具。当然,换来的是,openai从使用谷歌云转向了微软云,更与其形成了微软 openai的组合,来对抗谷歌。

特别是在这次事件中,微软ceo萨蒂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下简称纳德拉)不仅及时“收留”了被openai董事会赶走的奥特曼和布洛克曼,更许诺他们让其领导一个新的高级人工智能(ai)研究团队。团队的人从哪里来?联名信上的700多个名字就是最佳答案。

三是微软的野望。时间拨回到2023年11月16日,在年度ignite 2023大会上,微软公布了其端到端ai堆栈的全面愿景,展示了从云基础设施到ai驱动的应用程序和安全措施方面的创新。微软首席执行官兼董事长萨蒂亚·纳德拉表示,微软希望成为人工智能生态系统的主力军。

大会上有一点信息需要注意的是:在前段时间暂停新用户注册的chatgpt plus,改为可以通过微软copilot网站免费使用gpt-4和dall·e 3了。

这一点被一些网友猜解为:“奥特曼在之前,已经为自己铺路,并向微软导用户”。且不管奥特曼其时是否真的有这打算,单看这场ignite 2023大会,我们还是能发现微软在人工智能方向上的“野望”:

从软到硬:这次大会,微软宣布了超过100项产品和技术更新,其中microsoft copilot全面更新为copilot for microsoft 365,不仅为个人用户提供服务,还特别面向企业;同时还推出了copilot studio、copilot for servicecopilot in microsoft dynamics 365、guidescopilot for azure等工具。但更令人瞩目的是,微软发布了一款专为云端ai工作负载设计的加速器自研芯片azure maia 100,更专门打造了ares机架和集群,来发挥这颗自研芯片的最大能力。这是标志着微软“由软到硬”的根本转变。

从开源到自有:一直以来,微软通过对openai公司的投资,来获得其对于“大模型”的领先需求,但毕竟openai的模型依然是开源的,微软更需要的是“自研、自有”。大会上,微软宣布推出了新的phi-2模型,这是小型语言模型,非常适合嵌入到windows中,以提供本地copilots体验,而无需往返于云。

而这也正是微软需要的——它需要手中的人工智能系统尽快产生“商业价值”或提升微软的“商业价值”——当然,这也可能是openai公司董事会所不期望的。

所以,这么看来,微软还是有“0元购”心思的,更是有这样的机会的。然而或许是openai原董事会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终究还是选择了妥协,让openai迎回了他们的“光之神”奥特曼。

“ai宫斗”真的结束了?

《舌尖上的中国》里有一句流传甚广的话,“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朴素的烹饪方式”。

这场看似无限反转的“权游”,其实更像是两个孩子(伊利亚与奥特曼)闹别扭:两人一言不合大吵一架,然后伊利亚说“我不跟你玩了”赶走了奥特曼,奥特曼只好去找了有钱的叔叔诉苦,伊利亚孤单无伴主动认错求和,奥特曼不计前嫌继续回来伊利亚搭建砂之城堡。

如果非要把这次事件提上一个高度,那就是ai界的奥本海默与乔布斯的争吵。

除了对技术方面的研究与突破,作为ai界的奥本海默,伊利亚对“超级ai”的担忧,使他不断地想要去限制与控制ai的发展速度——要知道,伊利亚的导师可是被誉为“ai教父”的杰弗里·辛顿(geoffrey hinton,下简称辛顿),他是ai研究领域的反向传播算法和对比散度算法的发明人之一,也是深度学习的积极推动者。辛顿在2018年被授予了图灵奖;然而到了2023年5月,他却说后悔研发人工智能,担心人工智能会为世界带来严重危害。

继承了辛顿衣钵的伊利亚也有着相似的看法。他曾明确表示,agi的失控及相关监管的挑战,是首要解决的问题。他希望设计的保障措施,是能像父母看待孩子一样看待人类的ai。2023年7月伊利亚在openai内部成立了一个新团队,专门研究“超对准”(superalignment)问题。他希望通过这个新团队的努力,能够确保未来的“超级ai”不会失控,从而降低对人类或整个社会产生的潜在威胁。

可以说,伊利亚并不是否定商业化行为,也不是否定奥特曼这个人,他是担忧快速商业化带来的不可控的ai安全问题。从这一点上看,不管是辛顿还是伊利亚,都有着奥本海默式悲天悯人的思愁。

然而ai界的乔布斯,奥特曼则希望ai能成为促进世界进一步发展的工具。他曾在采访中表示,我们希望继续制作更好、更有能力的模型,并使他们更广泛、更便宜的被人们使用。所以,他们要发展升级ai,就需要钱,也因此就需要通过商业化带来更多投资,这也是为何他要两次调整公司治理架构。但也因此,他成为了一个没有股份的ceo,这也被认为其最像“乔布斯”的一点——因为持有公司股份低(股份被稀释到较低比例)而被董事会赶走。

openai宫斗剧完结,谁是最大赢家?

* openai现董事会管理结构

乔布斯曾说过,你不能只问顾客要什么,然后想法子给他们做什么,等你做出来,他们已经另有新欢了。而奥特曼想要提前推出“超级ai”的想法与乔布斯不谋而合,只是这个“提前”是伊利亚不喜欢甚至难以接受的——他有着对人工智能监管极其苛刻的态度。

在这件事上,很难说清谁对谁错,但从事态发展上看,伊利亚和奥特曼或许也并不想闹成这样,不过他们也确实需要找到一个理念的平衡点。

奥特曼并不想离开openai,哪怕临时委身于微软,他也一直想要回归原始团队。但在奥特曼回归这件事上,微软的态度是开放且暧昧的。

对于微软来说,借由奥特曼的回归,微软可以借此更深入地参与openai的事务,甚至未来在董事会中占据一席;如果无法回归,微软就可以“0元购”一把,提升自己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实力。

然而,openai的投资人可不是只有微软,包括bedrock与红杉资本、老虎基金和a16z等都参与了对其的投资。一旦奥特曼无法回归、员工跳槽微软,他们的投资回报就无法获得兑现。所以这些投资人更希望事件能以奥特曼的回归来圆满解决。

当然,也有不希望事件快速解决的,那就是谷歌。根据最新消息,谷歌已经在与之前openai内部提出辞职的员工进行沟通,试图挖人了。

闹剧至此虽然看似结束了,但其实这却是ai考验人性实验的征兆——伊利亚所担忧的“ai人性灾难”已经来了:短短五六天时间,这场围绕ai的“宫斗”成为了人性的试炼场,不管是出于利益、还是原则,有的人从“铁王座”下来,有的人想要登上去,有的人蠢蠢欲动,有人又希望“王者归来”,争斗、抉择、倾轧、尔虞我诈……似乎人性中原本的认知和观念正在被颠覆。

正如奥本海默所说,武器虽然是我们制造的,但我们没有权利决定谁会使用它。agi的时代已经到来并正高速前进着,我们可以制造它、发展它,让它升级、让它突破,让它成为我们的工具,只是希望所有与openai有关的人们都能记得这句话:“creating safe agi that benefits all of humanity”。

声明: 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新零售资讯观点或立场,文章为网友投稿上传,尊龙凯时国际娱乐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新零售资讯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wuchangxu@youzan.com
(0)
上一篇 2023年11月24日
下一篇 2023年11月24日

相关推荐

  • 《面馆发展报告2024》发布: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500亿元,品牌加速扩张

    区域面馆品牌崛起,
    赛道进一步细分
    从总体来看,面馆赛道持续细分,区域面馆品牌崛起,品牌发展进程加快。
    1.深耕食材、探索“产品 ”,面馆品牌积极探索差异化之路
    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取胜,面馆品牌积极探索产品创新策略以求脱颖而出,一方面在产品食材上深耕,提升面条、浇头、汤底的价值感。

    2.通过自建或与上游供应合作,面馆品牌进一步夯实供应链
    近年来,诸多面馆品牌积极搭建供应链体系,一些品牌自建仓储物流、食品加工工厂,布局上游种植基地,也有一些品牌在食材和仓储配送方面携手优质的供应链企业。

    3小时前
  • 老乡鸡的里子和面子

    可以说,在营销宣传上老乡鸡非常擅长以小博大,据公司招股说明书披露,2021年老乡鸡营销费为6391万元,占收入比重仅为1.17%。
    3供应链无法支撑老乡鸡的全国野心
    中式快餐开始大规模扩张是从2019年开始的,在一级市场资金涌入消费品牌后,不少快餐品牌都将千店规模作为发展目标,老乡鸡也不例外。
    因此对于老乡鸡而言,在招牌上写的全国经营1000多家门店是其面子,也是其实力的体现,但是公司如何经营好这千家门店,如何在背后做后供应链投入和全国运营管理,则是老乡鸡实实在在要提升的里子。

    商业密码 4小时前
  • 消失的“天价雪糕”

    research“2023年中国消费者购买单支冰淇淋或雪糕的可接受价格”调查,中国消费者对冰淇淋单价的接受度普遍在3-15元(不含15元)之间。有消费者称,自己听到某品牌的高价脆筒冰淇淋降价后,兴冲冲地买了一盒。
    可以预判,今年冰淇淋市场将迎来“冷静”的一年,在消费愈加理性的形势下,不管是传统巨头还是行业新贵,都将回归到品牌本身和产品竞争力维度,消费者也会回归理性。

    6小时前
  • 闲鱼“翻脸”nft

    作为国内最大的二手交易平台,闲鱼曾是如鲸探、幻核等数字藏品平台的主要二级市场。
    2021年底,平台开始屏蔽数字藏品相关关键词,各大数字藏品平台也同时声明严禁二级市场炒作。
    除了“不胜其烦”应对交易纠纷,闲鱼对数字藏品的解禁和再次下架,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市场对监管不确定性和风险的敏感反应。其全面下架数字藏品的决定反映了平台在数字藏品业务上的极端谨慎态度,并向市场释放了一个明确信号:在明确的监管框架出台之前,平台将避免涉足高风险业务。

    7小时前
  • 揭秘海底捞首家“校园食堂”:9.9元吃面,人均消费约15元

    01.
    海底捞开校园食堂店
    主打粉面、小吃,人均消费15元起
    据红餐网了解,海底捞这家校园食堂店于5月6日正式开业,位于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的食堂内,与校园食堂常见的窗口类似,不同的是,这个窗口店的面积比较大,大概有60㎡左右,窗口门头上赫然印着海底捞标志性的红白“hi”logo,同时还加上了“校园食堂”的后缀。
    没错,海底捞这家校园食堂店也提供火锅,不过,有学生表示,想要吃上海底捞的火锅,需要提前1天和该店员工预约,并提前预订第二天要吃的菜品。

    商业密码 10小时前
  • 在婚恋社交app,00后“付费加班”

    ”一位交友平台深度用户对「界面新闻·创业最前线」表示。
    而仍在婚恋社交app上交友寻爱的年轻人中,高学历人群需求复杂多样,服务客单价高,也吸引了不少创业者入局,例如青藤之恋。
    但在注册过程中,「界面新闻·创业最前线」发现,在学历条件中,平台默认了中专及以上学历为高学历,而多位平台用户都表示经常会在平台刷到大专生。
    在双重认证之后,“勇闯”青藤之恋还有第二道槛。

    商业密码 11小时前
  • “第一代农民工”钟睒睒,仍被谣言困扰

    近日,农夫山泉在微信公众号发布《自2月25日来针对农夫山泉和创始人钟睒睒的谣言及其真相》,对近期网络上存在的20条相关舆论进行辩驳和辟谣,并明确表示已经启动向公安机关报案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相关工作。
    本次回应中,对于“钟睒睒创立农夫山泉是针对娃哈哈,恩将仇报,‘农夫与蛇’”的说法,农夫山泉表示,钟睒睒创办农夫山泉完全是临时起意的拍脑袋项目,并不针对任何人或者企业。

    商业密码 11小时前
  • 焦作首富许刚逝世,500亿钛白粉龙头何去何从?

    得益于销量的增长,龙佰集团各个产品板块的营收在去年均实现增长,但由于受到价格下降的影响,龙佰集团多数产品的毛利率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2020年至2022年期间,龙佰集团的营收同比分别实现24.21%、45.77%、17.25%的增长,但去年龙佰集团的营收增速已降至11%。
    财报显示,去年龙佰集团录得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26亿元,相较上年减少5.64%,而这其实已是龙佰集团该指标连续两年出现下滑。

    商业密码 11小时前
  • 网红炫富,已无出路

    王红权星偏偏是那种专门以炫耀自己有钱的网红,而选择“炫富”这条路,出事似乎就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1、王红权星,身上没8位数不出门
    王红权星上一次成为网络话题人物,还是因为他用2700万轻松拍下了一枚翡翠摆件。
    炫富,是王红权星等网红获取流量的一个手段,背后并不是单纯的生活分享,而是流量生意。
    所以,王红权星等炫富网红被封可能只是第一波,其它爱炫富的网红们,也该收敛收敛了。

    商业密码 11小时前
  • temu求解“不可能三角”:要低价,不要低质

    与商家只需发货至国内仓、平台大包大揽的全托管模式相比,temu半托管的最大区别在于,商家可以自主选择物流仓储服务商,履约方式更灵活。
    temu等跨境电商的崛起,打破了进出口行业“商家-中间商-消费者”的传统交易链条,以“商家-平台-消费者”取而代之。过去两年,temu们开始把重心转向重构平台、商家和消费者的价值关系,全托管和半托管模式应运而生,并很快成为行业潮流所向。

    商业密码 11小时前
网站地图